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“家底”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
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(记者杨曦)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日,自然资源部发布的《中
基本案情
(资料图)
2022年9月,王某与李某发生交通事故,双方因事故责任认定及后续处理未达成一致意见,遂发生争执。
事后,王某越想越气,为了发泄对李某的不满,王某便将争执期间在现场随手拍摄的一段视频上传至抖音,视频中清晰可见李某的车辆及车牌号。
视频发布后在网络上迅速传播,点赞、评论、转发等合计超过100次。
李某因此视频受到周边人的指指点点及莫名关注,得知原委后,认为王某擅自发布视频对自己的正常生活及人格尊严造成极大伤害,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李某以王某侵犯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,要求王某立即删除视频、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。
法院调解
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常建萍认为:侵害名誉权的行为,是指以口头、书面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及侮辱、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。本案中,双方因交通事故争执引发矛盾,均需要通过合法、文明的途径解决,王某通过抖音发布视频,视频内容和配音指向性明确,具有人格侮辱性,应当认定为侵害了李某的名誉权。
一番释法说理,尤其是对王某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耐心劝解,建议双方换位思考、互谅互让、和平化解争议、正确处理问题,最终双方达成和解,王某将视频删除并进行了赔礼道歉。
法官提醒
《民法典》开创性设专编保护“人格权”,保护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、身体权、健康权、姓名权、名称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荣誉权、隐私权等权利,体现了信息网络化时代对民事特殊权利的保护。
“抖音”作为当下最常用的视频软件之一,热度越来越高的同时,也出现不少因拍摄、发布短视频而引发的民事纠纷。在这里提醒大家:网络不是法外之地。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,在抖音上发布视频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,文明互动、理性表达,不能将抖音用作发泄私愤、故意伤害或报复他人的工具,如果在抖音上发布不实言论侮辱、诽谤他人将承担相应的侵权法律责任。
法条链接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:
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、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。
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、声望、才能、信用等的社会评价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南极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