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栏

世界快讯: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发展的“喜”与“忧”

发布时间:2023-05-30 23:12:04 来源:顶端新闻

自5月16日以来,统计部门和有关部委连续发布了今年前4个月经济运行和发展方面的数据。解读这些数据,可以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特别是能发现经济运行中喜忧参半的实际情况,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。

一、从“喜”的方面就是利好因素看

首先是国民经济整体态势向好。2023年一季度,中国GDP同比增长4.5%。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,同比增长0.5%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4738亿元,同比增长5%。4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.4%;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.9%;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6%。1-4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147482亿元,同比增长4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.5%;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.8%;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6%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其次,工业生产继续恢复,企业营收增长加快。4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.7%,增速较3月份加快3.1个百分点,工业生产继续保持恢复态势。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.8%,实现由降转增,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.4个百分点。

再次,主要工业行业扭转颓势,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。1—4月份,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1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,1个行业持平,其他行业降幅收窄。4月份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.3%,由3月份的下降转为正增长。4月份,汽车行业因同期基数较低,利润大幅增长20.4倍;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增长37.5%,增速加快26.2个百分点。

第四,服务业迅速回暖稳步提升。1-4月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.4%。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,消费如期实现快速回暖,虽然有低基数效应,但从主要领域消费增长情况,如服务性消费、餐饮、升级类消费等来看,消费恢复情况符合预期。市场供需强劲,提振了服务业就业。4月服务业就业指数连续第三个月高于荣枯线。

最后,房地产市场需求稳步释放。前4个月,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、销售额均出现积极变化。其中,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.4%,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.4个百分点,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.7%;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8.8%,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.7个百分点,住宅销售额增长11.8%。但房地产投资信心有待恢复,住房销售的可持续性仍待观察。

二、从“忧”的方面就是隐忧和短板看

首先,“四个并存”暴露了经济运行的质量不高。一是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与私营企业增长乏力并存。数据表明,今年4月份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6%,股份制企业增长4.4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.8%,但私营企业仅增长1.6%。二是,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与利润同比下降并存。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.7%,增速较3月加快3.1个百分点,但利润同比下降18.2%。1—4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8.8亿元,同比下降20.6%。三是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与国有企业利润下降并存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4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.2%。另据财政部的数据,1-4月份,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4388.1亿元,同比增长15.1%。四是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与非税收增长并存。今年一季度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,同比增长0.5%,其中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03亿元,同比下降4.7%;全国税收收入51707亿元,同比下降1.4%;与此同时,非税收入10634亿元,同比增长10.9%。

其次,社会和市场信心不足仍是突出问题。不少企业看不清方向,多持观望态度,选择“躺平”不投资或少投资。居民出现“超额储蓄”现象,反映了人们收入预期的下降和对未来信心不足。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“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”显示,倾向于“更多储蓄”的居民占61.8%,比上季增加3.7个百分点。数据显示,2021年居民存款增速10.7%,截至2022年末这一增速抬升至17.3%,同比多增7.9万亿人民币。2022年12月份,人民币贷款增加1.4万亿元,同比多增2665亿元。全年看,人民币存款增加26.26万亿元,同比多增6.59万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增加17.84万亿元,而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9.9万亿元。

再次,就业形势依然严峻。2018年以来,我国16-24 岁人口城 镇调查失业率呈上升趋势,且远高于整体失业率。现在的就业形势,可以用3个词来形容,就是“内卷、裁员、失业”。如美团骑手总人数约300万人,其中大专学历的学生达占比24.7%。本科以上学历人数17万人,包括6万研究生。大专以上学历的外卖骑手数量,两年内增长了6.7个百分点。由此看出,即便是像外卖骑手这样只赚辛苦钱的工作,也开始卷学历了。

三、如何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暖向好

首先,要搞清楚,评价经济的复苏与回暖,不能只看生活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反弹,不能只靠文旅和夜经济火爆,更要看工业企业的表现。工业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,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只有推动工业生产继续恢复,企业营收增长加快,利润降幅继续收窄,方能扩大就业、增加收入,进而带动需求上升。进一步说,单靠服务业“一条腿”走路,很难推动经济的整体性增长。

其次,要看到,我国经济恢复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压力。总的看,工业企业利润下降,说明社会需求仍然疲弱,工业企业盈利仍在边际走弱。工业企业经营的困难,反映我国经济内生动力依然不强,需要进一步通过减税降费举措有效减轻企业负担,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投资意愿,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企业内生动力,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,推动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向好。

再次,要清醒地认识到,我们现在应对“三重压力”,核心是提振信心,增强预期。2022年在房地产销售下降、居民预防性储蓄、理财赎回等因素影响下,形成了数万亿居民“超额储蓄”。超额储蓄大概为3万亿左右,这3万亿的超额储蓄如果能完全释放,能够带动将近7%的居民名义消费增长,4.8%的整体名义消费增长,2.5%的GDP名义增长。因此,扩内需促销费稳增长是当前的核心任务,改善预期、提振信心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。

最后,要重视逐步淡化和消除疫情的“疤痕效应”。疫情的“疤痕效应”概念,是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的。意思是,疫情的影响不会很快过去,就像留在人身上的伤疤一样,要存在很长的时间。我国疫情的“疤痕效应”,表现在三年疫情中的一些不当做法,对社会的影响太大太深了,它会可能会存在很长时间。包括对人的心态、对法制建设、对企业家精神,对人力资本,对政府的信任度,以及对企业和就业市场的影响等,都很难短时间消除。为此,要高度重视,采取综合措施,逐步淡化、消除和治愈。

​2023年5月30日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极艺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